成長駭客作者-范冰,對成長駭客的動態理解

Milestone
5 min readDec 23, 2018

--

或許你曾讀過范冰的《成長駭客》,但當越多人重複使用書中相同的方法,這些方法就會逐漸失效,「通盤無妙手」是范冰認為一位成長駭客,能讓獲利持續成長的關鍵。

1. 成長發生的關鍵,就是找到可規模化的內容產出或消費渠道

依據范冰在2018台灣成長駭客年會中分享的成長概念(下圖),范冰認為公司本身據的產品特性,就直接決定了產品最終的獲利天花板,但在到達天花板前,我們要先試著找到可放大的內容產出機制或者消費渠道,當我們確認找到它之後,就是大舉投入資源與迎接成長的時刻。

舉個簡單的例子說,當發現特定渠道進入的使用者,有著較高的消費能力,就是直接提高該渠道的行銷預算,但同時也別忘記持續關注獲取單一使用者的成本)。

2. 滴滴打車在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Growth Hacking策略(實例)

第一階段:滴滴打車 vs 快的打車

2012 年,雙方都是叫車市場的先驅者,使用者可能還未必習慣使用手機叫車服務,所以市場雖然競爭,但仍有很多潛在使用者在外,所以雙方還會有成長工作。這時候滴滴注重的策略是Acquisition和Referral,也就是想盡辦法獲取新的使用者。很直接的作法就是現金補貼新用戶,舊用戶邀請新朋友再發紅包。

第二階段:滴滴打車 vs Uber中國

2013年年末,滴滴跟快的近乎佔據了中國打車市場的99%,兩邊的現金補貼戰爭持續進行中。該年Uber也帶著國際級的經驗與資金,進入中國市場,在兩強相爭之下,憑借其國際級的營運能力,也逐漸的打開中國市場。時間直接快轉到2015年2月14日,滴滴跟快的因為各種原因合併了(實際上,當時兩家公司都還未獲利)。

這時候的使用者對手機叫車服務早已習慣,面對Uber中國的競爭,滴滴採用的策略是Retention和Activation,也就是確保使用者首次到訪後能使用服務,且未來會再次回流,所以這時候是透過與微信、微博等中國的大流量平台合作(其實也是滴滴的投資者),來讓廣告與訊息持續出現在使用者身邊,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持續使用。

第三階段:滴滴打車 vs 傳統土公司

2016年8月1日,滴滴與Uber中國合併,再次解決的第二階段的對手。後續隨即面對了傳統土公司的競爭,這邊滴滴採用的策略是Revenue,也就是持續提昇產品服務(專車會員等級、一鍵呼救),讓用戶的選擇是因為產品本身,而非單純是價格因素。

3. 公司導入成長駭客的時機點與如何開始?

知道了成長的關鍵,以及看了滴滴的實際案例。范冰認為在公司進入A輪投資後才適合建立該成長駭客團隊,因為公司到A輪後,代表了業務型態開始穩定,也有了完整的商業與營利模式,手上資金較為充裕,更重要的是可能早期投資者開始有獲利的要求。

在如何開始方面,范冰認為在成長態勢未明之前,先讓內部人員具備轉換率思維,並可以試著建立小的成長團隊,先做出quick win的案例後,再評估是否增加投入更多資源即可,銀彈未必會幫助成長,要記得先找到可規模化的點,然後持續關注成效。

4. 裂變行銷技巧

裂變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名詞,但對在行銷領域的人員,應該是一個熟悉的技巧了,從AARRR轉至RARRA,從增量到存量,如何透過會員拉新會員(member get member),應該是目前很多行銷人的主流了?但回到文章一開始說的,但當越多人重複使用相同的方法,這些方法就會逐漸失效。

5. 通盤無妙手

從文章開頭提的找到可規模化的內容產出或者行銷渠道、滴滴打車實際成長案例、公司如何導入成長駭客與開始,以及裂變行銷技巧背後的關鍵其實就是完完全全的數據導向:分析(Analyze)、產生新想法(Ideate)、設立優先順序(Prioritize)、測試(Test),然後再次重複它。

A. 分析:分析資料(定性與定量)並獲得洞見

  1. 理解推出產品時,最初獲得的使用者具備哪些特性?
  2. 探討什麼樣的事件,會讓使用者決定放棄產品?

B. 產生新想法:是針對AARRR的哪個?

  1. 這個想法有沒有定量數據可以支撐?有沒有其他公司案例?
  2. 可作最小可行產品(minimal viable product, MVP)來測試嗎?

C. 設立優先順序:要優先開始做哪些新想法?

  1. 這個想法成功的話,會產生多大的影響?對想法能成功運作的信心程度?
  2. 透過團隊一起評估所有想法,然後轉移到實際的開發序列中。

D. 測試:

開始測試想法,然後紀錄相關數據,再次進入分析階段。

最後,成長駭客就是不斷的在比較數據、分析數據中渡過,沒有什麼神奇的招數,但就是都會贏對手一點,所以如同下棋一樣,「善奕者,通盤無妙手」。

--

--

Milestone

地理系畢業,現職為新創公司產品經理,會持續累積更多有關產品管理的里程數,不知道會不會走偏方向,但會紀錄沿途所見的各種景色,作為未來向前探索的指標之一。